协会成立15周年,回顾成长历程(四)
一、2017年协会工作
(一) 协会机构建设
5月23日,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选举产生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宋新潮当选为理事会理事长,柴晓明、吕舟、王旭东、王力军、陈星灿、姜波、舒小峰当选为副理事长,闫亚林当选为秘书长。
(二) 国内专业咨询
1. 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咨询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协助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邀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赴现场考察,了解遗址考古、研究、保护、展示情况,并为遗址保护、管理和申遗提供专业咨询;开展景迈山古茶林、西夏陵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的评估工作。
2. 开展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
4月18日,协会号召会员单位围绕“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的主题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宣传活动,并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联合主办了专场活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高峰论坛。
3. 主办2017年上海“建博会”
8月10日至12日,协会联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在上海共同主办了“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简称“建博会”)。本届“建博会”以“保护、修复、利用”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意大利、俄罗斯、尼泊尔、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81家单位参展。
4. 举办世界文化遗产专业培训活动
8月28日至9月2日,协会协助世界文化遗产——澳大利亚亚瑟港历史遗址管理局,举办了面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者的“遗产地管理最佳实践高级培训班”,为推动国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从业者与国外遗产地管理者、专家开展深度交流进行了有益探索。来自炳灵寺、麦积山、西千佛洞、老司城遗址、长安城遗址等遗产地的保护从业者参加了此次培训。
5. 举办“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纪念”活动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12月22日,协会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家遗产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共同主办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纪念”论坛及图片展。理事长宋新潮、副理事长王旭东在论坛上做了主题演讲。
(三) 国际交流合作
1. 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7月2日至12日,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协会组团参加了在波兰克拉波夫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会上,我国“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 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大会
12月11日至15日,协会组团参加了在印度德里举行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9届大会暨国际科学研讨会。协会副理事长姜波当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
二、2018年协会工作
(一) 协会机构建设
10月28日,协会2018年度会员大会在上海召开。协会理事、团体和个人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旅游协会负责人代表,共128人参会。理事长宋新潮作了协会2018年工作报告。会议期间,协会在同济大学举办题为“突破遗产保护的边界”的青年论坛,协会历史村镇、防灾减灾、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学术交流。
(二) 国内专业咨询
1. 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咨询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承担了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相关咨询服务。4月26日至5月2日,应理事长宋新潮邀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河野俊行来华访问,调研了良渚古城遗址和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并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大学进行了两次公众讲座。
9月中下旬,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协会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总部密切沟通,配合杭州有关方面承担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印度籍专家丽玛·胡贾女士对“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现场评估工作。
2. 开展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
协会号召会员单位围绕“遗产事业 继往开来”的主题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宣传活动。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龙门石窟研究院、元上都文化遗产管理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等会员单位(按首字拼音排序)开展了主题交流、有奖问答、游客参与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向社会公众专题阐释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协会秘书处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共同举办了专场活动“遗产故事会”,向社会公众普及世界文化遗产知识,推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3. 开展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推介
4月18日,国家文物局指导,协会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在北京建筑大学举办第四届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推介活动,北京故宫宝蕴楼修缮工程、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山西省平顺县王曲村天台庵修缮保护工程、吉林伪满皇宫缉熙楼同德殿保护修缮工程、湖北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青海塔尔寺古建筑群修缮保护项目等6个项目获推荐。活动期间,来自北京建筑大学、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按首字拼音排序)的专家分享了宁夏明长城三关口段维修、故宫养心殿维修、五台山佛光寺前期勘察等文物保护研究型项目案例成果。
4. 乡村遗产酒店首批示范项目评选
为推动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利用,促进遗产保护与乡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协会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开展首批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评选,最终评选出北京瓦厂乡村精品酒店、山东荣成海草房唐乡酒店、广西阳朔秘密花园、四川丹巴罕额庄园、安徽猪栏酒吧乡村客栈等5家首批示范项目。
5.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
协会协助部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开展相关学术、宣传活动,为红山文化遗址、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内蒙古辽上京与祖陵等国际学术会议提供会议筹备、组织服务,为西夏陵等提供了对外宣传材料设计制作等服务。
11月8日至9日,协会联合湖北省文物局、武汉市申遗办在武汉共同主办了“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协调会”,来自中国、蒙古、俄罗斯三国政府、专业机构代表参会。协会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蒙古国家委员会达成了推动万里茶道联合申遗的初步共识。
6. 举办世界文化遗产专业培训活动
10月8日至19日,协会与澳门旅游学院共同协办了“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由国家文物局、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共同主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部长万速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等出席培训班结业仪式。
11月初,由协会与法国驻华大使馆共同推动,法国世界遗产协会主办、法国国际文化中心协会以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法国国家委员会合作组织的“法国世界遗产培训班”在法国卢瓦尔河谷中心的图尔市举办,共15名国内学员参加了培训。
7. 推广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5月至8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纪念图片展》在香港展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嫦等领导出席展览开幕典礼。此次展览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协会的影响力。
8. 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管理及项目评审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继续承担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信息变更、证书制作、法律咨询,并组织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专家评审。
9. 专业委员会重要活动
4月14日,协会历史村镇专业委员会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亚太分委会成立会议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历史城市与村镇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理事长宋新潮以“中国古村落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题做主旨报告。
4月28日,协会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四川省文物局主办, 协会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文化遗产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日本、尼泊尔、意大利等国家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国内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文化遗产面临各种灾害中风险管理、防灾减灾、灾后重建的相关问题以及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对策,以期有效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10月12日至15日,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厅、眉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眉山)石窟艺术考古研讨会暨2018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委会年会在四川眉山市召开。来自大足石刻、敦煌石窟、乐山大佛、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等石窟保护管理机构(按首字拼音排序),以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
10. 编译成果
协会发布了译校的《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最新中文版(2017版),以及《乡村景观遗产准则》、《木质建成遗产保护准则》、《公共考古遗址管理指南》等文件中文版。组织翻译并推介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关于“自然-文化之旅”行动的两份国际文件,即《自然-文化之旅夏威夷宣言》(2016)和《自然-文化之旅Yatra声明》(2017),以及《关于遗产与民主的德里宣言》(2017)。
(三) 国际交流合作
1. 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6月24 日至7月4日,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协会组团参加了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并联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召开了“作为世界遗产的丝绸之路”主题边会。
2. 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年会
12月4日至8日,协会组团参加了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拉普拉塔举行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18年度顾问委员会会议。在国家委员会亚太地区会议上,协会向国际同行分享了年度工作报告,并加强了与国际总部、各国家委员会和国际科学委员会的交流。
3. 参与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
协会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于3月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主办了“中国茶文化景观研讨会”,并派代表参加“日本宇治茶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价值国际研讨会”,介绍中国茶文化遗产和相关研究成果。
4. 参加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国际协商
12月4日至5日,“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协调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召开。秘书长闫亚林、协会副理事长吕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上,吕舟当选协调委员会双主席。
5. 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5月26日,协会与南京市文广新局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南京城墙保护与利用国际论坛”暨2018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专场活动在南京召开。
9月13日至14日,协会与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
9月5日,协会参与组织的“第三届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在济南召开,期间举行了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研讨活动。
10月9日至10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协会和北京市文物局承办的“2018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0月29日至11月1日,协会支持的“世界遗产城市组织亚太区第三届大会”在苏州召开。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秘书长丹尼·里卡尔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18年10月11日至12日,协会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口店国际古人类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纪念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暨史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6. 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事务
10月,协会派专家参加了在斐济举行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亚太地区工作会,保持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亚太地区国家委员会良好关系。
12月,协会秘书处派员参加2018年度韩国国家委员会年会。会上,中日韩代表介绍了各国家委员会的情况,就进一步加强东亚各委员国之间的合作进行沟通。
同时,协会推荐我国专家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亚洲邻国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评估工作,以及蒙古、日本等国遗产保护行动及国际会议。
三、2019年协会工作
(一) 协会机构建设
1. 举办2019年度会员大会
12月7日,协会2019年度会员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协会理事、团体和个人会员,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等兄弟协会代表,日韩国家委员会代表共计150余人,53家团体会员单位参会。理事长宋新潮作了协会2019年工作报告。历史村镇专委会、石窟专委会、防灾减灾专委会分别作了工作报告。协会秘书处介绍了关于参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事务的情况。大会期间,协会还举行了中日韩三国古迹遗址学术分享会,并在浙江大学举行了“ICOMOS CHINA走进校园活动”。
2. 参加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
12月31日,民政部正式发布2018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公告,协会被评为4A级全国性社会团体,标志着国家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对协会近年来各项工作的高度认可。
3. 推动团体会员单位免费开放
在协会大力推动下,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福建土楼、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故宫博物院、杭州西湖文化、金山岭长城、良渚古城遗址、龙门石窟、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山海关、泰山景观等世界文化遗产地(按首字拼音排序)以及伪满皇宫博物院等团体会员单位达成协议,向协会个人会员及ICOMOS国际会员免票。
(二) 国内专业咨询
1. 开展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选推介
4月18日,国家文物局指导,协会与中国文物报社在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第五届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推介活动,山西灵丘觉山寺塔修缮项目、福建东山关帝庙维修项目、贵州海龙屯海潮寺修缮项目、上海武康路100弄1-4号文物建筑修缮项目、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文物保护项目等5个项目获得全国古迹遗址保护优秀项目;浙江泰顺廊桥—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灾后修复项目和浙江古月桥修缮项目获得特别推荐项目。
2. 开展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
协会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开展面向社会的“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宣传活动,主办“多元视野中的乡村景观”主题沙龙,推介“乡村景观”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参加活动并做主旨演讲,他强调乡村景观保护既要保护遗产和环境,也要保护生活生产方式,并充分认识到村民参与乡村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3. 第二届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评选
11月14日,第二届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评选征集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出席并致辞。本评选确立了“乡村遗产展示与传统文化传承”“建筑改造设计的示范性”“文化体验方式及文化旅游模式”“推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酒店运营管理的示范性”“建立乡村遗产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多方共同参与”等六大项评价标准。
4. 主办2019年上海“建博会”
10月31日至11月2日,协会与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作为主办方和参展方,协会全面参与展会筹备工作,并向公众全面展示了协会历史、主要业务、工作业绩、保护理念和遗产资源等情况。
5. 主办“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1月12日,由协会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智珠寺召开。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出席活动并致辞,他指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如何将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性激活、如何发挥文化遗产的当代作用的问题。
6. 参与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培育工作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承担了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专家评审工作,并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与北京市文物局联合承办“2019年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国际学术研讨活动”,与于11月4日至5日黄石市人民政府主办“第二届中国(黄石)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高峰论坛”。
7.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
继2018年5月至8月在香港举办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纪念图片展”后,因社会反响良好,展览效果突出,2019年7月到9月,协会再次应香港公民教育资源中心邀请举办《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纪念图片展》,进一步扩大了协会的影响力。秘书处组织设计、制作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旅》(“Around China in 40 Sites”)中英文双语图册及周边,在协会团体会员及国际会员间发放,取得积极评价。
8. 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管理及项目评审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协会继续承担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信息变更、证书制作、法律咨询,组织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专家评审,完成了第七批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评审、个人资格考试和评定。
9. 协办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活动
10月17日-20日,协会协办的“首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十周年庆典、第九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在浙江良渚与广西合浦两地举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成员代表、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
10. 专业委员会重要活动
11月14日,协会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亚太分委会、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亚太地区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历史村镇专委会论坛”在北京召开,理事长宋新潮作了题为《中国历史城镇保护面临的机遇》的主旨报告。11月28日,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安阳石窟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安阳召开,会议围绕石窟保护和石窟研究两个议题展开。
(三) 国际交流合作
1. 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6月30日至7月10日,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协会组团参加了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会上,“良渚古城遗址” 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协会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英格兰遗产委员会召开“中英双墙合作”主题边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出席边会并致辞。
2. 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年会
12月4日至8日,协会组团参加了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19年度顾问委员会会议暨科学研讨会。协会代表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总部及相关科学工作组、其他国家委员会广泛开展工作与专业交流,并参加了“乡村景观遗产”科学研讨会。
3. 举办国际研讨会
9月6日至8日,协会主办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乡土建筑科学委员会和土质建筑科学委员会2019年度联合年会在山西平遥召开。
9月8日至12日,协会参与举办的“2019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以及平行会议——“济南泉·城文化景观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9月27日-28日,协会主办的“2019沈阳·ICOFORT古代战争与城防古迹遗址保护世界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10月24日,协会主办的“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参加了会议并致辞。
4.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6月3日,协会组织国内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参加了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的“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与合作论坛”。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共同保护中非文化遗产”的主旨发言。
9月23日至25日,协会副理事长吕舟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参加“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协调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10月,协会副理事长王力军赴蒙古对万里茶道相关文化遗产地进行调研,并对接万里茶道保护及跨国联合申遗等相关工作。
11月,协会与法国世界遗产协会签署《关于世界遗产合作谅解备忘录》,安排法国代表团赴浙江省调研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闽浙木拱廊桥和海宁海塘·潮。
11月4日至8日,协会承办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国际合作项目——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调研。
11月14日至17日,协会组织中国观察团参加了在意大利世界遗产地帕艾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举行的地中海考古旅游国际交流展会。
11月29日至12月3日,副理事长姜波赴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参加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并介绍了协会的情况。
5. 参与国际主题研究
协会继续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并组织相关单位共同承担“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中国章节编写工作。同时,协会组织彭州领报修院和泰顺廊桥项目作为全球案例,参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遗产重建主题研究。
结束语:
四期历史回顾在这里结束,从协会初始筹备建立,到民政部授予4A级协会称号,每一个脚步都值得认真总结,成为下一步的基础。十五年的成长,得到国家文物局领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历届协会领导的正确领导和辛勤工作,离不开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协会各团体会员单位和个人会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近几年,协会在良好运转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探索。对内,面向群体更加年轻化,参与途径更加多样化,并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兄弟社团的广泛合作;对外,积极扩大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总部和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协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探索借助微信、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力量,让我们的工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助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协会的脚步没有终点,我们希望未来能做的更多、更好。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请继续关注我们!
最新新闻
-
-
- 2025-04-29 协会动态
Call for Application!-Workshop on Serial World Heritage Properties in Asia-Pacific Region to be held this August in Quanzhou, China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In September 2023,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published the Third Cycle Periodic Reporting and Regional Framework Action Pla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at its 45th ession in Riyadh,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The action plan underscored the importance of serial propertie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especiall
-
-
-
- 2025-04-27 协会动态
中国文化遗产绿色发展与多彩传承—国际古迹遗址日学术交流活动精彩发言集锦
2025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世界文化遗产主场活动“中国文化遗产绿色发展与多彩传承”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4月19日,国际古迹遗址日主场活动公众讲座在岱庙成功举办,一起来看看知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集锦。
-
-
-
- 2025-04-24 协会动态
ICOMOS China代表团参加ICOMOS亚太地区会议
2025年4月16日-18日,恰逢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期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亚太地区会议在韩国首尔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