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

MAJOR PROJECT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2020年度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推介

2021-03-10 浏览量:

为总结推广文物保护项目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加强示范引领,促进全国文物保护项目整体水平提升,在国家文物局统筹指导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了2020年度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宣传推介活动。

经广泛征集、初步审核、现场调研、终审研究等环节,最终向全行业推荐出四个优秀项目,包括:1、山西临汾尧都区东羊后土庙修缮项目,2、福建厦门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修缮项目,3、福建泉州府文庙大成殿修缮项目, 4、广东河源仙坑村四角楼修缮项目。

上述四个项目各具特色,根据文物本体与环境特点,按照修缮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勘察设计和施工工作,在修缮过程中遵守文物保护相关规范,修缮效果好,并取得一定社会效益。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现将四项优秀项目的亮点特色总结如下,与全行业分享。
下一步,协会将视疫情情况,开展关于优秀项目的系列推介活动,使优秀经验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共享。敬请期待!

1、山西临汾东羊后土庙古建筑及彩绘泥塑保护修复

山西省临汾市东羊后土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2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被毁,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修,占地4211平方米,建筑面积1072平方米,是一处集建筑与彩绘泥塑精华于一体的古代寺庙。庙内遗存的元代建筑及明代彩绘泥塑,结构别致,工艺精湛,均代表了同时期的最高水准。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06年,东羊后土庙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与彩塑及壁画的紧密连带关系是大多数寺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后土庙建筑因历史上漏雨、下沉、风化等因素造成多处出现了变形和损毁,同时殃及到密集分布在建筑地面、墙体及梁架上的彩塑,导致大量壁塑松动或坠落损毁。建筑与彩塑错综复杂的连接固定构造,牵一发而动全身,也给保护修复带来了诸多技术上的挑战。 

由于受跨越专业技术门类的限制,古建筑与彩塑两部分的保护修复,往往从立项、方案设计到施工,都是单独申报、分别实施的。实践证明这种分别施工的做法,会因缺乏修缮措施上的相互支撑,在两者交错关联的区域,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而形成了“修缮盲区”,如何延续古建筑和彩塑及壁画的长久保存,消除修缮盲区,也是项目面临的最大考验。

本项目主要有两大亮点。一是鉴于寺庙类建筑与彩塑保护修复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后土庙项目首次在跨专业合作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双方设计、施工、监理通力合作、相互交叉支持与技术交底的合作模式,对共同涉及区域制定统一施工组织设计,在七个方面实现了技术难点的攻关与突破:

首先如何对一个布满数以万计壁塑的变形建筑梁架实施安全矫形、重新恢复建筑和壁塑大结构的平衡、安全、稳固,这一过程面临诸多风险,稍有不慎将会导致一损俱损的连锁反应。一般的做法基本是维持原状,只作局部的补强加固。但暂时的保守治疗,治标不治本,而且从建筑力学角度,失去了重心和平衡的骨架,无法长久负荷密集壁塑的重量,同时在挤压变形的骨架内,坠落的壁塑残块无法拼对恢复原位。经过反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周密的研究预案,通过对建筑与壁塑结构的研究与解析,绘制结构关系图,包括逐一确定每一个个体塑件与骨架的连接承重点位置,逐一制定操作技术路线等,确保了建筑梁架、壁塑整体框架以及单体塑件之间在整个矫形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实现了彻底根治建筑与壁塑的结构性病害的目的。此外在其余六个方面同样实现了单一工程难以逾越技术高度,如变形梁架上壁塑与梁架的临时切割和重新固定问题;建筑梁架上坠落或松动壁塑的连接固定问题;固定在地下的塑像的根基腐朽问题;地下毛细水可溶盐对墙体及彩塑侵蚀的治理问题;坍塌神台及神台上的彩塑稳定性修复问题;承载壁塑的墙体风化引起的壁塑脱开墙体问题等。 

二是前期研究先行、工程中全过程同步开展研究。本项目秉持“以科研提升文物保护工程实施水平,以文物保护工程实施促进科技创新”的思路,在工程的一开始就确立了用科研的方法去做文物保护工程,强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科研意识和保护技术研究。在项目实施中,坚持前期研究先行,透彻地分析病害;试验先行,试点推开;慎用保护剂和封护剂,坚持原材料、原工艺。总结出了后土庙彩绘泥塑及古建筑的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和传统技法,并应用到了保护修复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中,用前期研究的结论指导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本项目充分认识到保护修复过程是最直接、最细致、全方位接触文物的过程,是进一步对文物再认识和再研究不可或缺的契机,最大限度地采集和详实记录了大量有关后土庙彩塑及建筑的历史和现状的原始信息,为后土庙文物的后续长久保护和研究留取了一套完整的影像和文字资料。

山西临汾东羊后土庙古建筑及彩绘泥塑保护修复工程,是集合作、考证、研究、保护修复于一体的创新性实践过程,不但从根本上修缮了古建筑的结构等损伤,还将数以万计的彩塑残块重新修复归位,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古建筑及彩塑泥塑的延续。保护修复后的后土庙,无论是彩绘泥塑还是古建筑,都消除了结构安全隐患,呈现出了健康完整的状态,体现了精益求精的精湛技术效果和科学严谨的保护修复理念,是寺庙类古建筑和泥彩塑同步修缮修复的一次开创性实践案例,积累了古建筑及其附属类文物共同修复、无缝衔接的成功经验。


东羊后土庙修缮后建筑风貌

建筑梁架与壁塑修缮前(左)后(右)对比

     墙体酥碱程度和壁塑骨架脱落损毁情况 

墙体与壁塑修复中
  
  修复后墙体与壁塑背部结构

修复后的塑像及背部壁塑
  
 修复过程的档案数据库的建立

残块的考证拼对、重新修复归位信息登记表

修复前后的后土庙建筑及彩绘泥塑

2、福建厦门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保护修缮

日本领事馆旧址坐落于厦门鼓浪屿岛东,位于鹿礁路24、26、28号。该建筑群是鼓浪屿岛上完整留存的 19 世纪外国领事馆建筑之一。日本领事馆旧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文物建筑面积总计 4274 平方米,庭院占地 3630 平方米,产权现属厦门大学。建筑群包括领事馆、警察署、警察及领事宿舍共三座建筑,同处一个院落内。原日本领事馆及附属建筑建于1898年,原警察署和原警察署宿舍建于1928年。

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保护修缮工程有两个亮点。一方面,在修缮工程的过程中使用了严谨的勘察设计方法和程序,包括使用现场二次勘查等,力求使得修缮的建筑保存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本次项目保护工程着重修复了自然与人为使用造成的建筑破坏,主要包括:解决屋面防水层、结合层等构造材料老化、平屋面砖破裂、瓦件缺失等造成的严重漏雨和渗水问题;解决结构构件的老化和大部分墙体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在修复过程中,项目组建立了科学检测引导和传统工艺修复结合的工作方法,并把此方法使用在门窗、五金、栏杆、抹灰线脚、装饰通风口、栏杆宝瓶、雨落管、 砖瓦、抹灰等历史特征构件上。在修复过程中,项目组着重保留了建筑特有的多样化文化交流的历史改造痕迹,并在整个修缮过程中,坚持科学检测引导和传统工艺修复结合的工作方法。在勘察过程中,以文献史料和现场遗存的实证还原建筑的本来面貌,选择最小的干预手段,推动设计方案的深入。

另一方面,在修缮过程中,为了尽可能保持建筑的真实性并提高其还原度,项目组秉持专家团队跟踪指导的修复思路,邀请专家和学者对修复中碰到的顽疾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修复。项目组邀请日本文化厅所属文化与建造物保存协会的资深专家荣山庆二先生进行了复原研究, 并对木匠技术工法,拆除木构件时的操作流程、技术要点给予指导。此外,针对植物侵扰这一严重的病害,项目组特别聘请福州林学院的教授现场勘查。对场地内现有植物一一辨认并做出整治建议。

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保护修缮工程从前期勘察设计到工程施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秉持着专家指导的修复思路,多次组织专家领导进行检查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指导意见。并且,本次保护修缮工程培养出一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遗产修缮工匠骨干,使传统修缮技术得到传承和发扬。此外,修缮工程的过程中使用了严谨的勘察设计方法和程序,包括使用现场二次勘查等,力求使得修缮的建筑保存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本次项目通过保护修缮工程恢复日领馆历史原貌,有利于提升建筑整体的价值,并对助力鼓浪屿成功申遗宣传,传播文物保护理念起到了积极作用。 

 
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立面修缮前(左)和修缮后(右)的对比

 
鼓浪屿日本领事馆旧址一楼接待厅修缮前(左)和修缮后(右)的对比


环廊使用清水砖清洗并使用砂浆置换法加固

 
东南角修复中的拆砌工程中师傅们对变形的东南角进行拆砌修复


东南角的拆砌工程拆砌完成后,施工单位设置专人每天定时定点进行监测


施工团队拆除屋面瓦、重做防水层龙骨


3、福建泉州府文庙大成殿修缮

泉州府文庙为我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中山中路泮宫内,整体由孔庙和府学两大建筑群构成。文庙建筑群造型独特,建筑风格具有闽南特色,为全国现存孔庙的独特代表;同时,规制完整、布局严谨,为我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

本项目主要有三大亮点。第一,在项目施工组织方面,项目实施方采用了修缮与传统营造技艺传承相结合的工程运作模式。在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方便针对瓦屋面、木基层、大木构件等要素进行了病害分析和梳理,并邀请闽南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项目负责人,进驻项目现场进行技术把关,同时对于建筑物的构件进行拓印,记录和留档,厘清修缮工程的基本思路和项目的重点难点。

第二,充分运用传统营造做法,进行维修工程重点难点的处理,尽可能多地保留和利用原有建筑构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参与各方秉持着“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文物修缮原则,在尊重文物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针对泉州文庙木柱拆修的工程难点,项目创造性地采用“偷梁换柱法”进行上部木柱的拆换。采用钢管构架支撑与柱子联接的梁枋构件,卸除柱子荷载,将糟朽的柱子去除,以实现文物建筑的最小干预,避免文物建筑在修缮工程中遭到二次破坏。同时,在针对屋脊堆剪雕的保护中,在拆卸破损构件前先对能够再次利用的构件进行拆卸,并利用全站仪等仪器进行原位记录,为后续组装提供依据,待屋脊按照原规格、原工艺进行重砌后,再将老构件原位归安,最大限度地利用历史构件,并在修缮过程中注重保护维修工程新老构件的可识别性。

第三,本项目采用了设计监理一体化的运作形式。在业主单位的统筹监督下,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派遣责任设计师和总监理工程师长期驻扎工地,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保护细节、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把控,确保设计、施工、监理及时对接。项目各实施方作为整体参与项目,确保维修的设计理念得到实现和落实,确保维修工程的质量,对文物负责。同时,项目参与各方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对于修缮过程中的重难点,如屋顶瓦作、彩绘等要素的保护做法再三斟酌,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充分沟通,确保维修工程不出错,使专家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技术指导和风险管控的作用。

泉州府文庙大成殿修缮前(左)以及修缮后(右)的对比

瓦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拓印瓦片,保留项目历史信息

 

项目参与各方及时与专家交流工程难点,保障项目质量

 
木柱拆换工程实施过程中(左)实施后(右)

 
对可用原始构件进行记录(左)原始构件原位归安(右)


4、广东河源市仙坑村四角楼修缮

荣封第(俗称四角楼)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该建筑空间结构为四堂四横,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方形围屋。四角楼兴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约5000平方米,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勘察阶段,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运用了三维激光扫描和航拍建模技术收集数据信息。勘察小组对于地面,墙体和屋顶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并在最少干预的原则下,尽可能保留原地面铺砖材料。

本项目有两大亮点。第一,四角楼在修缮中使用了多个关键性技术。其中包括三合土地面修复、土坯墙裂缝修复和仿石装饰墙面修复的墙面修复核心技术,并在最小干预的原则上,尽可能地保留原地砖和墙壁的原貌。研究小组采集并分析了三合土的配比,经过多重实验和比较,最终选择了最接近原地面的配比用于三合土地面的修复。此外,项目组确定了墙体的修缮原则,即在确保墙体结构安全,风貌完整良好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历史信息。 对于墙体的施工采用了土坯墙裂缝修复关键技术和仿石装饰墙面修复。在充分研究补充材料的基础上,项目组选用了客家地区常见的毛竹作为土坯墙裂缝修复补强的材料。同时,项目组对于屋顶漏雨现象进行了全面的修整并取消了气窗, 并对阁楼和门窗采取酌情按原样修复的原则,同时疏通排水系统,排除排水通道堵塞的隐患。

第二,本次四角楼修缮项目工程积极探索了文物扶贫的新模式。该项目秉持着专家团队全过程跟踪指导的修复思路,创新引入全国首次“文物扶贫”社会资金介入文物保护的新模式。在本次修复工程中,当地政府,广东省扶贫基金会联合东莞万科集团完成四角楼的修缮和仙坑村的可持续运营活动。同时,修缮完成后的四角楼现由仙坑村集体运营,除满足一部分居住生活功能外,另一部分空间被用于展示客家文化。此举有利于促进了仙坑村文旅融合发展。

仙坑村四角楼修缮和活化项目从设计到施工体现了高新测绘与检测技术、地方材料技术、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在仙坑村四角楼的修复过程中,使用了三个关键技术,并创新地引入房地产接入文物保护的新理念,规划了周边设施建设,提升了村落整体环境,触发了乡村文旅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本次四角楼修缮工程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文物扶贫和社会资金投入保护的重要尝试和突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荣封第(四角楼)鸟瞰图

修缮前的四角楼的正立面(左)和转斗门(右)

修缮后的四角楼的正立面(左)和转斗门(右)


修缮前的四角楼的青砖地面(左)和屋顶(右)


修缮后的四角楼的青砖地面(左)和屋顶(右)

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推介活动,是根据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基于文物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强调在文物保护维修中加强研究、规范施工和管理的重要性。

本活动属于对文物保护领域的优秀案例进行推介,侧重于学术性、研究性,注重于理念和实践优秀经验的推广,对于文物行业,尤其是文物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领域的最新理念、研究导向、示范性做法都有很好的传播引导作用,也为行业人员搭建了学术研讨和业务交流平台。

分享到: